整潔的道路,成排的樹木……作為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的山西省第一批綠色村莊,加強環境保護,讓村民們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是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一直以來傾心描繪的美好圖景。
“我們河灣村兩委,通過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探索出一套符合村情民意的‘五化’做法,即:硬化、亮化、綠化、田園標準化、美化”黨支部書記羅劍魁介紹。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為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我省將重點打造500個綠色生態村莊。
詩意田園生活美
筆直的柏油路、整潔漂亮的花園式二層小別墅、一字兒排開的太陽能路燈、扁鵲園、文化長廊……12月5日,走進平定縣冠山鎮鵲山村后,一幅新農村建設的畫卷映入眼簾。
村委會主任李寶壽介紹,過去的鵲山村曾是一個地質災害村,村中道路十分狹窄。天氣晴好時塵土飛揚,下雨時又泥濘難行,雨水常將村中垃圾沖得到處都是,不僅破壞了村莊形象,村民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因為周邊村莊開挖煤炭,村里不少民房因此發生坍塌。如今,鵲山村的“美麗鵲山”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被確定為2018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今年,村里推進了“美麗鵲山”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鵲山。
“現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村里各種設施挺齊全,俺們的生活跟城里人一樣。現在的鵲山村環境整潔、交通便利、看病就醫方便快捷”。正在健身廣場鍛煉身體的李桂英老人說。
去年,鵲山村在原有基礎上自加壓力,提出通過“三注重”建設美麗鄉村。注重理念引領,提升村民素質。村里利用大喇叭、宣傳欄等,加大宣傳教育和責任落實力度,營造出人人參與環境整治的氛圍。注重問題導向,補齊城鄉環境整治短板。村里投資統一規劃小別墅外墻高度、顏色等,并禁止村民私搭亂建,引領村民共同維護村容村貌。
更讓村民感到有奔頭的是,在去年9月召開的市2018年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競爭立項評審會上,鵲山村“美麗鵲山”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獲得最高分,這正是村里推進的重點工作之一。
處處景致入畫來
在有山西“南大門”之稱的平陸縣,有一個位于山間澗底的村莊——張家溝村,全村僅有350多口人,在2014年之前這里還是一個重點幫扶的貧困村,如今,通過加強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文化旅游,張家溝不僅戴上了“山西省美麗鄉村”和“國家綠色村莊”等諸多光環,還依靠文化產業脫貧,讓村里的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村子里硬化了的道路兩邊全是花草和樹,新修的景觀防洪渠、景觀湖、竹林也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吸引很多游客慕名而來。
來自鄭州的程女士,是一家三口自駕游。她說,特別喜歡大自然的風光,每到周末都會驅車到鄉間呼吸一番清新的空氣,看慣了城市里匆匆的腳步,到鄉村就是體會那種全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悠閑感覺。
除了吸引游客的自然風光之外,更多的是人文歷史。張家溝村就是“為了61個階級兄弟”故事的發源地。
“歷史的這種積淀本身就可以作為一種愛國主義精神進行傳承,大家對這種精神感興趣的時候就會來看,實際上就是用這種紅色旅游的方式來推動當地致富,當地致富了之后那勢必就脫貧了。”張家溝村第一書記景小川說。
現在張家溝村正在積極打造以“61個階級兄弟的故事”為主線的紅色旅游。圍繞如何發展村子的文化旅游產業,村民們根據實際情況也都有著自己的打算。
“我想把自己空置的房子修繕一番,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蓋幾間,做客棧和農家飯菜餐廳”。這是村民員衛東的想法。
今天的張家溝正在加快轉型,而每一個村民也在為這種變化做著準備。
讓“綠色”成發展的底色
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著力呈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田園風光、美麗畫卷,是新時代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要求。
今年,是我省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村莊綠化是改善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為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我省以村莊道路綠化、環村綠化、街巷綠化、庭院綠化、校園綠化和公共綠地建設為主要內容大力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通過建設500個綠色生態村莊,提升鄉村生態宜居水平。500個村莊綠化任務中,省級實施250個,安排省級建設資金1250萬元,每村補助5萬元,目前已切塊下達到縣。市縣實施250個,按照省級安排工程數量1∶1配套承擔完成。
據了解,重點鄉村園林綠化在布局上堅持村莊綠化與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相結合,堅持優先布局區位重要、人口密集、風景名勝區周邊村莊以及傳統古村落、歷史文化名村、有鄉村旅游發展前景的村莊等。不同村莊按照因村制宜、適地適樹、尊重鄉風民俗、突出鄉村特色的原則,制定相應的綠化模式,積極落實市縣配套資金,不斷拓寬社會參與途徑,確保工程順利開展。(張云)
超碰人人最新上线AV视频_免费AV视频在线观看2021_免费天天啪_CaoPorn超碰免费